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绿色学校>>校园环境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水与我们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恽秋霞

综合实践活动:水与我们的生活

 

一、课题的由来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续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占儿童体重的80%以上。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水的性质和与之相关的知识,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参考书籍、上网等手段观察记录、访谈记录、变废为宝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意设想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围绕“水和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研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同时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三、活动准备:

1、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身边环境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准备教具和学具。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查询的方法。把学习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活动前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教师查找有关水的资料的网站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许多关于水的陌生的知识点。

3、教师了解学生收集到的关于水的资料。

4、教师通过查找资料,针对本课学习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具。

四、活动资源

1、水世界http://{域名已经过期}/

水咨询http://{域名已经过期}/index.html

2、书籍:《水之最好的药》,《水这样喝可以治病》,《水是毒还是药》,《神奇的派水》……

五、活动基本设想与计划

第一阶段:启动课(40分钟);

第二阶段:教师、学生活动(两周);

第三阶段:活动成果展示(40分钟);

六、活动形式:

1、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由一个班的同学随机组成6个小组,每组6-7人,推选出组长,并为小组分别选定一个以纸为题的个性化名字(如太阳组、红花组、春芽组等等)。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实践活动采用个人研究与小组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开放式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研究的内容,由大家一起讨论提出研究的课题,从中确定自己小组的子课题,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两周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小组成员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子课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5个组的全体成员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

2、汇报展示活动。

七、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课40分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各种与水相关的资料、视频展示台。2、学生准备:搜集各种与水相关的资料。

(一)引入课题1. 学生介绍各自查来的资料。2. 教师介绍水的性质,包括物理及化学性质。

(二)提出问题师:水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你想了解有关水的哪些方面的问题,可以讨论一下提出来。学生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把问题写下来。经过近二十多分钟的议论,孩子们想到了许多问题。1、水为什么是生命之源?

2、人体水含量的比重是多少?

3、水的特殊性质?

4、我们喝的水安全吗?

5、我们长期饮用纯净水是否有利?

6、人类疾病的多少与饮水有关?

7、水污染给人类造成的主要疾病有哪些?

8、、口渴了如何喝水?

9、饮水的特别时刻

……

面对学生的一个个问题,我和同学们试着将问题进行合并、分类,并想想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经过整理,最后我们确立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大体确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1、探究水的性质(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怎样的?)

2、水的种类和用途 (水的种类有哪些?水的一般用途和特殊用途有哪些?)。

3、我们每天的用水量 (调查班上的同学,看看每天要用多少水?调查身边的老师、同学家庭用水情况怎样?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及有没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4、水与环境 (水资源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节约用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水文化知识(水有哪些文化?有关水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6、废水的妙用(废水怎样进行再利用?)

(三)选择问题确定研究内容及相应的方式后,如何将课题付诸实施呢?我让全班根据各自的爱好及特长,从六个问题中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凡是选择同一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并推选出一位组长一位副组长。在组长、副组长的召集下,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并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需要,去聘请任课教师或家长当自己研究问题的指导教师。(四)教师小结师:这节课上,我们一起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在以后的两周里,大家要积极采用各种方式,研究你们的课题,相信每一位孩子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第二阶段:教师、学生活动(两周)

1、第1小组(6人)研究性学习内容:探究水的性质(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怎样的?)

方法:查阅书籍,上网收集资料。

2、第2小组(6人)研究性学习内容:水的种类和用途 (水的种类有哪些?水的一般用途和特殊用途有哪些?)方法:观察法、访问法、统计法 水的种类和用途统计表(包括;水的种类、特点、用途等)。

3、第3小组(7人)研究性学习内容:我们每天的用水量 (调查班上的同学,看看每天要用多少水?调查身边的老师、同学家庭用水情况怎样?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及有没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方法:调查法、采访、列表统计法、写一份节约用水的倡议书班级用水情况统计表(包括:时间、学生名字、合计、平均等)家庭用水情况统计表(包括:时间、用途、数量等)教师用水情况统计表(包括:时间、用途、数量等)。

4、第4小组(6人)研究性学习内容:水与环境(水资源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节约用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方法:到水厂参观采访、查阅资料、上网搜集信息、绘画。

5、第5小组(6人)研究性学习内容:水文化知识(水有哪些文化?有关水的成语故事有哪些?)方法:访问、查阅资料、上网搜集信息。

 6、第6小组(6人)研究性学习内容:废水的妙用(废水怎样进行再利用?)方法:查阅书籍、上网搜集、调查访问、请教他人各小组按照活动计划,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研究活动,各小组所聘教师跟随活动进行指导。第三阶段:活动成果展示(40分钟)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带来了采访录音、图片、照片、问卷表、统计图等。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我利用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

展示内容:

1小组:水的网页:包括水的性质资料、学习体会等。

2小组:出墙报、访问报告:收集的水的种类和用途的资料,自己的想法 。

3小组:调查报告:班级用纸情况汇报,交流确定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第4小组:搞展板、演小品:交流收集的《水与环境》资料、展示绘画作品等 。

5小组:水文化知识竞赛,讲述“水”的成语故事。

6小组:介绍废水利用的方法。

成果交流以后,大家一齐对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汇总整理,并提出了七条建议。如:1.开展节约用水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与意识。2、废水进行再利用,例如淘米水可以浇花3、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八、活动总结

活动到此基本上就结束了,通过这种“小课题”研究,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这一专题的相关知识,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加强。

附资料1(关于水的文化知识,成语等):

1、 水崇拜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对于水兼有养育与毁灭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产生了又爱又怕的感情,产生了水崇拜。通过赋予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宁、丰收和幸福。中国传统上的龙王就是对水的神格化。凡有水域水源处皆有龙王,龙王庙、堂遍及全国各地。祭龙王祈雨是中国传统的信仰习俗。

2、 高山流水——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附资料2(调查记录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飞龙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环龙路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