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课教学设计
课题 |
23.孔子游春 |
教时 |
第二课时 |
|||
日期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
重点 与 难点 |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 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 性积 累 |
有关孔子名言 |
读、背 |
|
|||
核
心
|
一、精读课文 泗水美景:出示第2小节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师生言志:出示12、13小节
|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1)自由朗读。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
孔子说过,“仁者爱山,智者爱人”。意思是说,仁慈宽厚的人喜爱山,智慧聪明的人喜爱水。孔子就是一位智者,他对水特别有兴趣。课文中他关于水的一番宏论,更是体现了他的智慧。请大家细细读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讲的?
|
|||
过
程 |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二、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三、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1、同桌交流、讨论。 |
孔子这段话从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四方面说明水是真君子。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还有哪些像君子的品性呢?请你当一回孔子,来赞一赞心目中的水。 出示:水 ,它好像 。
|
|||
作业
设计 |
|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
|||
板书 设计 |
孔子游春
|
|||||
研讨课例评析
课题 |
《孔子游春》 |
执教者 |
马丽芬 |
时间 |
2017.5 . |
评 析 摘 录
|
以读入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情味主线熟读课文,读中感悟,揣摩课文前后的联系,感受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浓浓情意。 一、敲开读的大门,张开听得翅膀,感受泗水春景。 新课一开始,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既串起了课文的脉胳,又让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在孩子们的心中鲜亮起来。然后通过一段极富感染力的引语,让孩子们在读中张开了心灵的翅膀。 二、扬起读的风帆,开启思的航程,感悟孔子论水 孔子关于水的论断教材中短短91个字,却充满哲理,发人深思,更重要的是,它饱含着孔子对水的一往情深。引导学生潜入到文字当中,读懂孔子的“情”,领会孔子的“爱”,是重中之重。为了降低理解的难度,设计中通过“有情义”一句指导学法,然后让学生自读感悟。在深入文本之后,又通过练写、改变人称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走出文本,给他们一个更宽的视野,再次从整体上把握这段话的内涵。通过这样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材料的学习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把“真君子”的形象牢牢印刻在学生的记忆中,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平台。 三、奏强度的旋律,激起说的乐章,感动于师生言志 由对水的“情”自然过渡到对“人”的情,在对孔子这片深情的感悟中,体会孔子的智慧,感受到孔子的“善施教化”。同时更是弟子们深深的感悟。 四、轻敲读的余音,回味读的乐趣,再体悟师生情意 从读书开始,以读书结束,照应开头,支撑课堂的整体架构,同时,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进一步感悟师生之间的融融情意。感悟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